中国近几年生育率_全球医疗大咖辅助生殖交流会在成都召开
三孩出台:生育率不见“起色”?2022年“新方案”来了,父母赞成
在2021的时候,中国的出生率就已经下降到1.1,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数据。一些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的生育率也将持续高开低走。在新形势下,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避免我国迅速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以任泽平教授为主的专家提出,新政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任泽平教授提出,如果想解决目前的老龄化问题,需要投入GDP的5%来鼓励人们生育。他提出了四个具体的解决方案:第一点是,对于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应获得1000元的经济补贴,直到孩子成年。这可以缓解家庭经济的巨大压力。
目前,许多一线城市的房价几乎都已过万。如果基本住房问题不能解决,没有人愿意生孩子。任泽平教授还认为,返还二胎家庭50%的房贷利息和三胎家庭的所有房贷利息或许会打动年轻人,让年轻人自愿生孩子。此外,在原房价的基础上,进行折扣补贴也是一项好政策。
全球医疗大咖辅助生殖交流会在成都召开
会上,来自美国生命试管婴儿中心的叶练院长表示,中心致力并且专精于自然周期及微刺激疗法,定制生育宝宝,这项成果,让中心侪身于美国该行业福布斯杂志全美排名第七,加州第一。简单说来,中心不仅做到安全完成试管婴儿,还能帮助一些因各种原因导致生育难的母体保存其生育能力,更不会因为强行取卵导致母体受创。“任何女性,只要你不喜欢打针,就适合做三代微试管婴儿。”叶练说。
叶练院长分析,目前全球发达地区都备受着持续低生育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甚至负增长带来了发展困扰,“不夸张的说,持续人口老龄化已经危及人类的发展。”叶练指出,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复杂,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比如生活危机感强烈,对家庭生活的质疑,自我存在意识的重视等等。而在中国大中城市,除了以上原因之外,生育矛盾突出的会表现在社会压力大,导致不敢生,不想生这样的问题。“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迎来了2016年的生育突涨,但是2017年人口出生率却迅速下降,2018年持续走低,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叶练也指出,伴随着这些问题产生的新的危机,正在浮出水面,那就是生育难。生育本身随着物质与科学的发展,已经渐渐从人类的自然被动选择发展成了今天的主动选择。“也就是说,生育对人类来说,可以定制。所以,生育率持续走低,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选择说不。”叶练和他的团队,将采用独有的定制生育的方式,带着科学的方式为人们开拓思维,帮助人们走出生育困境。
2020年人口仅增204万,接近零增长门槛!我们怎么办?
回望过去,可以说有3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一是1991年总和生育率(TFR)首次低于更替水平,次年即低于1.6,属于“未富先少”的人口转变类型;二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五普”)数据显示TFR为1.22,低于1.5甚至1.3,已属于早熟的低生育人口;三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大数据显示,其时TFR仅为1.18,低于“五普”,是适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最好时机。说白了,人口少子化不是从属于人口老龄化的次要问题,而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重大问题。
1962年至1975年这14年,我国新增新生人口36776万,平均每年新出生人口2600万。从1962年一直延续到1997年,出生人口在多数年份都超过2000万人,其中1963年出生人口接近3000万;但从1998年开始,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一直低于2000万人,尤其是2020年出生人口仅1200万,不及1963年的一半。1963年人口出生率达到了43.6‰,2020年出生率不到1963年的1/5。
严重少子化和快速老龄化造成人口两极分化,像跷跷板一样,一头沉一头起,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有悖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想和目标。所以说,从一个历史时期看,低于1%这一数据包含着人口结构失衡的风险含义和预警含义。事实上,2020年人口增量仅有区区204万,相对于14亿总量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无足轻重,中国已经接近人口零增长的门槛了。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