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英才建议:将镇痛分娩和辅助生殖费用纳入医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杨璐发自北京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英才建议将镇痛分娩和辅助生殖费用纳入医保项目,助推国家生育政策更好落地。
“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刘英才说,分娩镇痛是“舒适医疗”的基础之一,麻醉医生进入产房不仅缓解产妇的疼痛,还给分娩安全提供了保障。当前分娩镇痛率在我国妇幼专科医院能达到40%到60%,综合性医院在10%到25%之间,比例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无痛分娩率。
她建议,将分娩镇痛及孕期保健知识纳入“孕期必修课”或者在婚姻登记处及孕产妇建档期间进行科普宣传,让更多的孕龄妇女知道无痛分娩的好处;优化与完善医院分娩镇痛的管理流程,规范分娩镇痛技术操作规程,各地区建立分娩镇痛培训中心;国家加大对医学院麻醉专业的招生,加大对麻醉专业医生的培养力度,医院聘用人员时向麻醉专业医生倾斜;制定规范的“分娩镇痛”专项收费标准,出台麻醉和产科不同的收费标准;从社会保障角度,将镇痛分娩纳入女性生育保险报销范畴,让产妇可以后顾无忧。
刘英才注意到,2021年8月2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的答复(医保函〔2021〕175号)中提出“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这说明国家医疗保障部门也在考虑将‘不孕不育症’辅助治疗纳入国家医保的可能性。”刘英才建议首先将治疗不孕不育时进行的妇科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她说,现行的医保政策,将各种不孕不育的诊疗项目都不予报销,导致在治疗不孕不育过程中进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疏通术及盆腔手术治疗等,本可以在妇科进行报销的手术也不能报销。而在现实情况中,部分地区及患者存在将上述诊疗挂号至妇科,并进行医保报销的情况。
所以她认为,在现阶段不增加医保诊疗项目的情况下,可将上述诊疗项目单独拆分,不以就诊科室是“生殖医学科”作为拒绝报销理由,而以具体病种是否符合医保报销门类为依据,先行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刘英才建议,对于经过不孕不育治疗生育的,可在生育保险报销时给予专项限额或限比例报销。如,可提供国家卫健委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完整的辅助生殖技术诊疗记录和发票,给予专项限额报销;每周期取卵、移植、胚胎培养和保存费用报销5000元到8000元,其余个人负担;或者限制报销比例,夫妻双方每周期可报销化验费的1/3,取卵、移植、胚胎培养和保存费用1/2,其余个人负担。
“鼓励各省市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基础上,探索将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诊疗项目范围,或通过设置公益基金等方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刘英才建议说。
赞